又一个EPC项目通过验收!揭秘正大高标准种猪场的建造细节
又一个EPC项目通过验收!揭秘正大高标准种猪场的建造细节 2025-09-10

第4页-25.jpg

   百亩猪舍平地起,科技赋农产业兴。
2025年9月,由正大机电企业EPC总承包的广西来宾陶邓镇古抗6000头种猪场项目(以下简称为“来宾种猪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来自当地政府平台企业与经营公司的业主代表们,在全面视察了项目现场、仔细审阅工程资料并听取汇报后,对项目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评价,特别赞扬了正大机电企业在设计施工、疫病防控及环保工艺等细节上的创新。

 

一、项目概况

作为正大(来宾)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扶贫项目的配套板块,来宾种猪场项目由广西来宾兴宾农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来宾正大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项目一期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陶邓镇川山村委古抗村,占地面积达220亩,建筑面积约34280平方米,大小建筑配套单体23个。项目规划年存栏种猪6000头,年提供健康猪苗逾18万头,为全产业链的稳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种猪繁育作为生猪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对产业链建设至关重要。作为项目的承建方,正大机电企业深入贯彻建设标准高、工艺设计新、施工效率高、成本造价低、防疫把控牢的理念,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确保项目高质量交付。

 

二、科学规划

好的设计意味着项目成功了一半。在项目启动之初,正大机电企业便充分勘察现场地形,结合深厚的建设经验,为项目量身定制了全面且细致的规划方案。从猪舍的整体布局到各个功能区域的划分,从养殖流程的优化到人员操作的便利性,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为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品质工程

土建是项目的基石,一砖一瓦都关乎品质。正大机电企业对施工实行全过程精细化管控,从材料进场到隐蔽工程验收,每一环节均严格对标设计要求,贯彻精益建造理念。在结构设计上,项目采用浅坑工艺粪沟、柱梁加水泥漏粪板支撑体系,外墙使用半混凝土半钢结构,既能显著增强猪舍的稳固性与耐久性,又充分契合生猪生长规律和养殖人员的操作动线。

钢结构部分,几字钢方管桁架结构搭配轻型防腐檩条与彩钢板立面,辅以PE密封气膜与双层玻璃丝保温棉,可有效提升猪舍的保温隔热性能,为生猪提供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此外,项目团队高度重视功能细节:通过对排污防水管道反复试验和优化设计,彻底实现净道与污道分离,体现集约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猪舍地面则选用防滑、耐磨、易清洁的专用材料,既提升日常清洗消毒效率,也有效降低生猪滑倒摔伤的风险。

 

四、防疫安全

面对非洲猪瘟等疫情常态化的挑战,项目构建起一套严谨高效的多层级防疫体系。在制度设计上,全面落实“封闭饲养”和“全进全出”管理流程,建立涵盖人员、车辆、物资在内的全方位洗消机制,实现防疫流程闭环管理。在技术应用层面,融合智能化监管手段,通过对人员、物资、车辆和猪群的数字化管控,极大减少人猪直接接触,显著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猪舍内部广泛搭载传感器,可实时对异常行为进行预警,极大提升疫病响应的及时性。

 

五、绿色循环

面对国家对环保的高标准,正大机电企业选用环保猪舍建筑材料,并结合先进环保工艺技术,可对猪场产生的废气、废水及废弃物进行全面有效的处理。同时,项目规划了以早期氮肥为纽带的循环种养结合模式,可将养殖沼液转化为优质肥料,平均每年可生产沼液肥9.6万方,辐射周边桉树林及农田超过3000亩,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六、数智赋能

数智化是提升现代养殖效率的核心。正大机电企业为项目引入了低成本、多功能、高精度的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保障全场自动通风、精准供料、环境智能调控、高压冲洗等功能的自动化运行。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显著提升了养殖过程的标准化与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和运营支出。

 

来宾种猪场项目的圆满竣工,集中展现了正大机电企业在工程建设、技术集成与项目管理方面的综合实力。项目正式投产后,将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可有效促进当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未来,正大机电企业将持续以扎实的工程质量和创新的技术体系,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助力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